亚马逊AWS官方博客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新引擎:基于AWS Bedrock AgentCore构建生产管理智能体系统

1.引言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生产管理系统面临着新的技术挑战。从设备监控、质量控制到供应链协调,制造企业需要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做出运营决策。传统的工具型应用基于”请求-响应”模式,需要明确的用户指令,依赖预定义的业务逻辑。而Agentic AI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具备自主性、目标导向、动态适应和多模态协作等特点。

然而,在制造业场景中构建智能体系统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和业务痛点。首先是系统集成复杂性:制造企业通常拥有多套异构系统(MES、ERP、SCADA、PLCs等),这些系统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智能体需要与这些系统无缝集成,但传统的API集成方式开发周期长、维护成本高。其次是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生产线上的设备状态、质量检测、工艺参数等数据需要毫秒级响应,智能体必须具备高并发、低延迟的数据处理能力。第三是领域知识的积累与传承:制造业的工艺知识、故障诊断经验、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知识需要智能体能够持续学习和记忆,但大多数AI系统缺乏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最后是企业级安全与合规:制造企业对数据安全、访问控制、审计追踪有严格要求,智能体系统必须满足工业级的安全标准和合规要求。

Amazon Bedrock AgentCore正是为了解决这些挑战而设计的企业级智能体基础设施平台。AgentCore通过模块化的服务架构,为制造业智能体开发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Gateway服务自动将现有系统API转换为MCP兼容工具,大幅简化系统集成复杂度;Runtime服务提供高性能的无服务器环境,满足实时数据处理需求;Memory服务实现智能体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传承;Identity服务确保企业级的安全访问控制;Observability服务提供全面的监控和追踪能力。这种标准化的基础设施组件不仅简化了开发和部署流程,更重要的是让制造企业能够快速构建具备工业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智能体系统。

2.Amazon Bedrock AgentCore核心架构

Amazon Bedrock AgentCore 并非单一产品,而是一套完整的服务,为您的智能体提供核心能力,这些服务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协同工作:

2.1. AgentCore Runtime(运行时服务)

AgentCore Runtime是智能体执行的核心引擎,提供了高性能、可扩展的无服务器运行环境。该服务支持会话隔离机制,确保不同用户或业务场景下的智能体实例相互独立运行,避免数据泄露和性能干扰。Runtime服务兼容多种主流智能体框架,包括CrewAI、LangGraph、Strands等开源框架,开发者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框架来构建智能体应用。

在制造业场景中,Runtime服务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专业化智能体,例如质量控制智能体负责实时监控产品质量指标,预测性维护智能体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并预警潜在故障,供应链优化智能体协调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这些智能体可以处理多模态数据输入(文本、图像、传感器数据),并支持长时间运行的复杂任务,如连续的生产线监控和优化。

2.2.AgentCore Memory(记忆服务)

AgentCore Memory提供了智能体的记忆管理能力,支持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模式。短期记忆用于维护当前会话的上下文信息,确保智能体在对话过程中能够理解前后文关联;长期记忆则存储跨会话的重要信息,包括历史决策、学习经验和业务知识,使智能体具备持续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能力。

在制造业应用中,Memory服务能够帮助智能体记住历史生产数据、质量问题模式和解决方案。例如,当质量控制智能体检测到产品缺陷时,它可以从长期记忆中检索类似的历史案例,快速定位问题根因并提供解决建议。同时,智能体会将新的问题处理经验存储到长期记忆中,不断提升问题诊断和解决的准确性。这种记忆机制使得智能体能够从”新手”逐步成长为”专家”,为企业积累宝贵的生产管理知识。

2.3.AgentCore Gateway(网关服务)

AgentCore Gateway是智能体与外部系统集成的桥梁,能够自动将现有的API、Lambda函数和企业服务转换为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兼容的工具。这种转换机制大大简化了智能体与传统企业系统的集成复杂度,开发者无需重写现有接口,只需通过Gateway配置即可实现无缝连接。

在制造业环境中,Gateway服务可以将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等系统的API统一封装为智能体可调用的工具。例如,生产调度智能体可以通过Gateway服务查询ERP系统中的订单信息、调用MES系统更新生产计划、从SCADA系统获取实时设备状态。这种统一的工具访问接口使得智能体能够跨系统协调资源,实现端到端的生产管理自动化。

2.4.AgentCore Identity(身份服务)

AgentCore Identity提供了企业级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能力,确保智能体在复杂的企业环境中安全运行。该服务支持与主流身份提供商(如Okta、Microsoft Entra、Amazon Cognito)的集成,实现单点登录和统一身份管理。智能体可以代表特定用户或角色执行操作,并严格遵循企业的权限策略。

在制造业场景中,不同的智能体需要访问不同级别的系统和数据。例如,车间主管的智能体助手可以访问生产计划和人员调度系统,而操作员的智能体只能查看当前工位的任务信息。Identity服务确保每个智能体都在其授权范围内运行,防止越权访问敏感的生产数据或关键控制系统,同时支持审计追踪,满足制造业的合规要求。

2.5.AgentCore Observability(可观测性服务)

AgentCore Observability基于Amazon CloudWatch构建,提供了全面的智能体监控和追踪能力。该服务包含内置的仪表板和遥测数据收集,能够实时监控智能体的性能指标、错误率、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开发者和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快速识别问题,并进行根因分析。

在制造业生产环境中,Observability服务对于确保智能体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例如,当预测性维护智能体的响应时间异常增长时,运维团队可以立即收到告警,并通过详细的追踪日志定位是模型推理延迟还是数据源连接问题。该服务还支持与企业现有的监控系统集成,形成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确保智能体系统与传统IT基础设施的协同监控。

2.6.AgentCore Tools(工具服务)

AgentCore Tools提供了丰富的预构建工具库和自定义工具开发能力,其中包括安全的代码解释器,支持智能体动态编写和执行代码来解决复杂问题。该服务还提供了数据分析、文档处理、API调用等常用工具,开发者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扩展工具集,增强智能体处理端到端任务的能力。

在制造业应用中,Tools服务使智能体能够执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计算任务。例如,工艺优化智能体可以使用代码解释器分析生产数据,计算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质量分析智能体可以调用统计分析工具,识别产品质量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联模式。这种动态的工具调用能力使智能体不仅能够理解和推理,还能够执行具体的技术操作,真正实现从决策到执行的闭环自动化。

这种模块化架构设计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组合,同时保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在制造业场景中利用AgentCore的Memory和Gateway服务构建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3.场景示例 – Amazon Bedrock AgentCore在制造业智能体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将针对制造业在进行生产管理智能体系统构建中,如何利用Amazon Bedrock AgentCore的Memory和Gateway服务进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我们将通过Python代码示例展示如何集成这些服务,并设计一个具备记忆能力的生产运维 agent,同时,通过Gateway服务,将已有的生产管理系统API转成MCP兼容的工具,从而实现智能体与现有系统的无缝集成。

3.1.场景示例

在制造业中,智能体的价值远不止于执行预设指令。其真正的颠覆性在于,它能否像一位人类专家一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最终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数字专家”。这正是 Amazon Bedrock AgentCore Memory 服务的核心使命。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的生产运维场景,展示智能体如何完成从“执行者”到“学习者”的蜕变。

在这个阶段,智能体不仅解决了当前问题,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与专家的互动,捕获了宝贵的、未被文档化的“隐性知识”

3.2.整体架构设计

在制造业环境中,我们的智能体系统需要处理多个关键场景:

  • 设备状态监控与预测性维护
  • 生产质量实时分析与异常处理
  • 供应链协调与库存优化
  • 工艺参数优化与调整建议

3.3.能力集成解析

3.3.1.关键技术一:Memory 模块

根据AWS Bedrock AgentCore官方文档,Memory服务提供了标准化的API来管理短期和长期记忆。以下是在制造业场景中的具体实现方式:

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bedrock-agentcore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短期记忆用于维护当前会话的上下文信息,支持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更新:

from bedrock_agentcore.memory import MemoryClient

# 初始化Memory客户端
client = MemoryClient(region_name="us-west-2")

# 创建短期记忆资源
memory = client.create_memory(
    name="ManufacturingAgentMemory",
    description="制造业智能体的会话记忆管理",
)

print(f"Memory ID: {memory.get('id')}")

# 存储生产交互事件到短期记忆 - 展示问题解决和经验积累过程
client.create_event(
    memory_id=memory.get("id"),
    actor_id="ProductionOperator01",  # 操作员ID
    session_id="ProductionSession_20241201_001",  # 生产会话ID
    messages=[
        ("设备A生产线温度异常,当前读数85°C,已超过标准阈值80°C。请立即协助排查原因。", "USER"),
        ("收到。正在查询历史数据库中关于'设备A温度超标'的类似问题解决方案...", "ASSISTANT"),
        ("query_historical_solutions(issue_type='temperature_anomaly', equipment='A')", "TOOL"),
        ("查询到3条相关历史记录:\n1. 记录#1023:冷却液液位过低,补充后解决。\n2. 记录#1057:冷却风扇故障,更换后解决。\n3. 记录#1101:热交换器堵塞,清理后解决。", "TOOL"),
        ("历史数据显示,最常见的三个原因是:冷却液不足、风扇故障或热交换器堵塞。建议首先检查冷却液液位,这是最快、最简单的排查步骤。", "ASSISTANT"),
        ("有道理。不过我感觉车间环境温度好像有点高。最好也同步检查一下当前的环境温度和通风系统的状态。", "USER"),
        ("很好的补充建议,经验非常宝贵。正在调用传感器读取环境数据...", "ASSISTANT"),
        ("check_environmental_factors(equipment='A', factors=['ambient_temperature', 'ventilation_status'])", "TOOL"),
        ("环境温度: 32.1°C。\n通风系统状态: 运行中。\n出风口风速: 5.2 m/s。", "TOOL"),
        ("收到环境数据。当前环境温度32.1°C,高于28°C的标准上限。通风系统出风口风速为5.2 m/s,根据设备手册,这低于正常运行所需的7.5 m/s标准,风量明显不足,通常由过滤网堵塞引起。\n\n**综合诊断更新**:\n1. **主要外部因素**:已确认**环境温度过高**和**通风系统风量不足**。\n2. **待查内部因素**:根据历史记录,仍需排查冷却液、风扇或热交换器问题。\n\n**建议操作**:\n- **紧急处理**:立即派人清理通风系统过滤网,并增加车间外部冷风补给。\n- **同步检查**:同时,请现场人员检查冷却液液位是否正常。", "ASSISTANT"),
        ("很好,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记得将‘高温天气下,设备温度异常需同时排查环境因素和通风系统’这一复合诊断策略,标记为重要知识点,并关联到‘设备A温度异常’的解决方案中。", "USER"),
        ("收到。下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将同步检查环境温度和通风系统状态。", "ASSISTANT")
    ],
)

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长期记忆是智能体实现“越用越聪明”的核心。它通过内置的多种策略(如会话摘要、语义事实提取),自动从短期记忆的“原始素材”中提炼出可供未来复用的“知识点”或“规则”,长期记忆支持跨会话的信息提取和存储,提供三种策略:

用户偏好策略(UserPreferenceMemoryStrategy):基于行为模式识别的偏好学习

  • 通过统计分析操作员的历史决策路径,识别个体化的问题解决模式
  • 使用频率统计和序列模式挖掘技术记录操作偏好
  • 基于用户画像模型提供个性化的操作建议
  1. 语义事实策略(SemanticMemoryStrategy:基于知识图谱的事实存储与关联
    • 采用实体-关系-属性三元组结构存储设备技术知识
    • 通过语义相似度计算建立故障症状与解决方案的关联映射
    • 使用增量学习机制动态更新知识库内容
  2. 会话摘要策略(SummaryMemoryStrategy:基于抽取式和生成式结合的摘要生成
    • 使用关键词提取和重要性评分算法识别会话中的核心信息
    •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提取生产活动的关键事件节点
    • 采用层次化摘要结构生成不同粒度的活动概览

通过查询经过此前短时记忆提取到的内容,可以看到,Memory 模块从中提取到了关键信息:

通过查询经过此前短时记忆提取到的内容,可以看到,Memory 模块从中提取到了关键信息:
Long term memory: [{
  "memoryRecordId": "mem-0fc4d8f8d06e51138bde67747301166dd611_1",
  "content": {
    "text": "    <topic name=\"设备A温度异常情况\">\n        设备A生产线温度读数85°C,已超过标准阈值80°C。\n    </topic>\n    <topic name=\"历史记录查询\">\n        系统查询到3条相关历史记录:\n        1. 冷却液液位过低\n        2. 冷却风扇故障\n        3. 热交换器堵塞\n    </topic>\n    <topic name=\"环境数据检查\">\n        环境温度32.1°C,高于28°C的标准上限。\n        通风系统出风口风速为5.2 m/s,低于正常运行所需的7.5 m/s标准。\n    </topic>\n    <topic name=\"诊断结果\">\n        主要外部因素:环境温度过高和通风系统风量不足。\n        待查内部因素:冷却液、风扇或热交换器问题。\n    </topic>\n    <topic name=\"建议操作\">\n        紧急处理:清理通风系统过滤网,增加车间外部冷风补给。\n        同步检查:检查冷却液液位是否正常。\n    </topic>\n    <topic name=\"用户反馈\">\n        用户要求在未来类似情况下,除了参考知识库方案外,也要提醒关注环境温度因素。\n    </topic>\n"
  },
  "memoryStrategyId": "SessionSummarizer-pmJRWvDiUc",
  "namespaces": [
    "/summaries/user_example1/session_example1"
  ],
  "createdAt": "2025-09-29T11:51:05+08:00",
  "score": 0.39427978
}]

制造业Memory应用的主要特点:

标准化API:使用AWS官方SDK,提供稳定性和兼容性

自动化管理:减少手动管理向量存储和检索逻辑的工作量

多策略支持:支持不同类型的长期记忆提取策略

会话隔离:通过session_id和actor_id实现多用户、多会话的记忆隔离

企业级安全:集成AWS IAM和安全机制

这种基于AWS官方SDK的实现方式使制造业智能体的记忆管理符合企业级标准,并满足生产环境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3.3.2.关键技术二:AgentCore gateway

AgentCore Gateway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将现有的API和服务转换为智能体可用的工具。通过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协议,Gateway能够实现跨协议的统一访问,支持语义搜索和运行时发现功能。

3.3.2.1.Gateway设置与配置

基于实际的实现代码,以下是通过Gateway将一个已有的服务转换成 MCP 工具的的完整设置流程,其主要包含三个核心步骤:OAuth认证配置、Gateway创建和API目标集成。

  • 初始化基础配置

首先需要初始化Gateway客户端和相关的AWS服务连接:

首先需要初始化Gateway客户端和相关的AWS服务连接:
from bedrock_agentcore_starter_toolkit.operations.gateway.client import GatewayClient
import boto3

class ManufacturingGatewaySetup:
    def __init__(self, region="us-west-2"):
        self.region = region
        self.client = GatewayClient(region_name=region)
        self.boto_client = boto3.client("bedrock-agentcore-control", region_name=region)

关键说明

  • GatewayClient:AgentCore提供的高级客户端,简化Gateway操作
  • bedrock-agentcore-control:底层AWS服务客户端,用于直接管理Gateway资源
  • 区域配置:建议使用支持AgentCore服务的区域
  • OAuth 授权服务器创建

Gateway需要OAuth认证来保护API访问:

def setup_manufacturing_gateway(self, gateway_name="ManufacturingGateway"):
    # 创建OAuth授权服务器
    cognito_response = self.client.create_oauth_authorizer_with_cognito(gateway_name)
    
    # 保存认证配置供后续使用
    with open(f'gateway/{gateway_name.lower()}_cognito_response.json', 'w') as outfile:
        json.dump(cognito_response, outfile, indent=2)

关键说明

  • 使用AWS Cognito作为OAuth提供商,自动处理用户池和应用客户端创建
  • 认证配置包含客户端ID、用户池信息等,需要保存供Agent使用
  • 每个Gateway都有独立的认证配置,确保安全隔离
  • Gateway核心创建

创建MCP Gateway是整个流程的核心:

gateway = self.client.create_mcp_gateway(
    name=f"{gateway_name}-{int(time.time())}",  # 时间戳确保唯一性
    role_arn=None,  # 自动创建IAM角色
    authorizer_config=cognito_response["authorizer_config"],
    enable_semantic_search=True,  # 启用语义搜索功能
)

# IAM权限传播等待
time.sleep(30)

关键说明

  • MCP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AgentCore的核心通信协议
  • 自动IAM角色:设置role_arn=None让系统自动创建具有适当权限的IAM角色
  • 语义搜索:启用后Gateway可以理解API的语义含义,提供更智能的工具发现
  • 权限传播:AWS IAM权限需要时间传播,等待30秒确保权限生效
  • API目标集成

将目标API集成到Gateway中:

def add_manufacturing_api_target(self, gateway, api_schema_file, api_key, target_name="ManufacturingAPI"):
    # 加载OpenAPI规范
    with open(api_schema_file, "r") as f:
        openapi_spec = json.load(f)
    
    # 创建Gateway目标
    api_target = self.client.create_mcp_gateway_target(
        gateway=gateway,
        name=target_name,
        target_type="openApiSchema",
        target_payload={"inlinePayload": json.dumps(openapi_spec)},
        credentials={
            "api_key": api_key,
            "credential_location": "QUERY_PARAMETER",  # 或 "HEADER"
            "credential_parameter_name": "api_key"
        }

关键说明

  • OpenAPI规范:标准的API描述格式,Gateway通过它理解API的结构和功能
  • 凭证配置:支持多种认证方式(API KeyBearer Token等)
  • 目标类型openApiSchema表示基于OpenAPI规范的REST API集成
  • 内联载荷:直接在配置中包含API规范,适合小型API
  • 配置保存与管理

保存Gateway配置供Agent使用,并提供管理功能:

def save_gateway_config(self, gateway, cognito_response, config_file="gateway_config.json"):
    config = {
        "gateway_url": gateway["gatewayUrl"],
        "gateway_id": gateway["gatewayId"],
        "region": self.region,
        "client_info": cognito_response["client_info"]
    }
    
    with open(f"gateway/{config_file}", "w") as f:
        json.dump(config, f, indent=2)

关键说明

  • Gateway URLAgent连接GatewayMCP端点
  • 客户端信息:包含OAuth认证所需的客户端ID和密钥
  • 配置文件Agent运行时加载此配置文件获取连接信息
  • 完整设置流程
def setup_manufacturing_system():
    setup = ManufacturingGatewaySetup()
    
    # 1. 设置Gateway和认证
    gateway, cognito_response = setup.setup_manufacturing_gateway("ManufacturingSystem")
    
    # 2. 集成制造业API
    api_target = setup.add_manufacturing_api_target(
        gateway=gateway,
        api_schema_file="gateway/model_api_openapi_schema.json",
        api_key="your-manufacturing-api-key",
        target_name="ModelResourceAPI"
    )
    
    # 3. 保存配置
    config = setup.save_gateway_config(gateway, cognito_response)
    
    return config

流程总结

  1. 认证设置:创建OAuth服务器,建立安全访问机制
  2. Gateway创建:建立MCP通信端点,启用智能功能
  3. API集成:将制造业系统API转换为Agent工具
  4. 配置保存:为Agent运行准备连接信息

这种设计确保了制造业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

3.3.2.2.Agent运行和测试

制造业Agent的运行包含认证设置、模型配置、工具发现和交互式查询等核心环节。

  • Agent初始化和配置加载
gent运行的第一步是加载Gateway配置和初始化必要的客户端:
from bedrock_agentcore_starter_toolkit.operations.gateway.mcp_client import MCPClient
from bedrock_agentcore_starter_toolkit.operations.bedrock.client import BedrockClient
from bedrock_agentcore_starter_toolkit.operations.gateway.auth import get_access_token

class ManufacturingAgentRunner:
    def __init__(self, config_file="gateway/gateway_config.json"):
        self.config = self.load_gateway_config(config_file)
        self.gateway_url = self.config["gateway_url"]
        self.client_info = self.config["client_info"]
        self.region = self.config["region"]
  • 配置文件:包含Gateway URL、认证信息和区域设置
  • MCPClient:与Gateway通信的核心客户端
  • BedrockClient:调用AWS Bedrock大语言模型的客户端
  • OAuth 认证流程

Agent需要通过OAuth获取访问令牌才能连接Gateway:

async def setup_authentication(self):
    try:
        self.access_token = await get_access_token(
            client_id=self.client_info["client_id"],
            client_secret=self.client_info["client_secret"],
            cognito_domain=self.client_info["cognito_domain"]
        )
        return True
    except Exception as e:
        self.logger.error(f"认证失败: {e}")
        return False

关键说明:

  • 客户端凭证流:使用OAuth 2.0客户端凭证流进行机器到机器认证
  • 访问令牌:获取的令牌用于后续所有Gateway API调用
  • Cognito集成:利用AWS Cognito提供的OAuth端点
  • Bedrock 模型配置

配置用于理解和生成制造业相关内容的大语言模型:

def setup_bedrock_model(self, model_id="anthropic.claude-4-sonnet-20241022-v2:0"):
    try:
        self.bedrock_client = BedrockClient(region_name=self.region)
        bedrock_model = BedrockModel(
            model_id=model_id,
            client=self.bedrock_client
        )
        return bedrock_model
    except Exception as e:
        self.logger.error(f"Bedrock模型设置失败: {e}")
        return None

关键说明

  • Claude 4 Sonnet:推荐的制造业场景模型,具备强大的推理和工具调用能力
  • 区域一致性:确保Bedrock模型与Gateway在同一区域
  • 模型选择:可根据成本和性能需求选择不同的Bedrock模型
  • MCP 客户端连接

建立与GatewayMCP协议连接:

async def setup_mcp_client(self):
    try:
        self.mcp_client = MCPClient(
            gateway_url=self.gateway_url,
            access_token=self.access_token
        )
        await self.mcp_client.connect()
        return True
    except Exception as e:
        self.logger.error(f"MCP客户端连接失败: {e}")
        return False

关键说明

  • WebSocket连接MCP使用WebSocket协议进行实时通信
  • 认证头:访问令牌通过Authorization头传递
  • 连接状态:需要检查连接状态确保通信正常
  • 工具发现和管理

发现Gateway提供的制造业工具:

async def get_available_tools(self) -> List[Dict[str, Any]]:
    try:
        tools = await self.mcp_client.list_tools()
        print(f"发现 {len(tools)} 个可用工具:")
        for tool in tools:
            print(f"  - {tool['name']}: {tool.get('description', '无描述')}")
        return tools
    except Exception as e:
        self.logger.error(f"获取工具列表失败: {e}")
        return []

关键说明:

  • 动态发现:工具列表从Gateway动态获取,支持热更新
  • 工具元数据:包含工具名称、描述、参数schema等信息
  • 分页支持:大量工具时支持分页获取
  • 业务查询处理

处理用户的制造业相关查询:

async def run_manufacturing_query(self, query: str, bedrock_model) -> str:
    # 获取可用工具
    tools = await self.get_available_tools()
    
    # 构建制造业专用系统提示
    system_prompt = f"""
    你是一个制造业AI助手,专门帮助用户处理制造业相关的查询和任务。
    
    可用工具: {[tool["name"] for tool in tools]}
    
    请根据用户查询选择合适的工具并提供专业的制造业建议。
    """
    
    # 调用Bedrock模型
    response = await bedrock_model.ainvoke(
        input_text=query,
        system_prompt=system_prompt,
        max_tokens=2000,
        temperature=0.1  # 低温度确保准确性
    )
    
    return response

关键说明

  • 领域专用提示:针对制造业场景优化的系统提示
  • 工具上下文:将可用工具信息提供给模型
  • 参数调优:低温度设置确保回答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交互式会话

提供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

async def interactive_session(self):
    print("🏭 制造业AgentCore交互式会话")
    print("输入 'tools' 查看可用工具,'quit' 退出")
    
    bedrock_model = self.setup_bedrock_model()
    
    while True:
        user_input = input("🤖 请输入您的制造业查询: ").strip()
        
        if user_input.lower() in ['quit', 'exit']:
            break
        elif user_input.lower() == 'tools':
            await self.get_available_tools()
            continue
        
        response = await self.run_manufacturing_query(user_input, bedrock_model)
        print(f"📋 回答:\n{response}")

关键说明

  • 命令支持:内置命令如查看工具列表、退出会话
  • 错误处理:优雅处理用户输入错误和系统异常
  • 会话状态:维护对话上下文和工具状态
  • 完整代码运行流程
async def run_manufacturing_agent():
    runner = ManufacturingAgentRunner()
    
    try:
        # 1. OAuth认证
        await runner.setup_authentication()
        
        # 2. 连接Gateway
        await runner.setup_mcp_client()
        
        # 3. 发现工具
        await runner.get_available_tools()
        
        # 4. 启动交互会话
        await runner.interactive_session()
        
    finally:
        # 清理资源
        await runner.cleanup()

# 运行Agent
asyncio.run(run_manufacturing_agent())

流程总结:

  • 认证阶段:获取OAuth访问令牌
  • 连接阶段:建立MCP客户端连接
  • 发现阶段:获取可用的制造业工具
  • 交互阶段:处理用户查询和工具调用
  • 清理阶段:释放连接和资源

这种架构确保了制造业Agent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

4.基于南洋星宫的智能体工具管理和调用

5.总结

借助 AWS Bedrock AgentCore,我们构建的不再是传统的自动化工具,而是一个能够沉淀企业智慧、并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字劳动力”:

业务维度 (Business Dimension) 传统人工模式 (Traditional Manual Approach) AgentCore 赋能的智能体模式 (AgentCore-Powered Agent Approach) 价值提升 (Value Improvement)
故障排查效率 (MTTR) 2-8小时,依赖资深专家经验和到场支持 5-15分钟,智能体7×24小时在线,主动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 平均解决时长缩短 >90%
知识传承与利用 专家经验随个人流失,新员工上手周期3-6个月 专家经验沉淀为可复用的数字资产,赋能全员 新员工上手时间缩短~75%,降低核心人才流失风险
IT资源投入 70% 用于系统集成与维护 70% 聚焦于业务流程优化与创新 颠覆性重塑IT价值,驱动业务创新
设备综合效率 (OEE) 维持基线水平,难以突破瓶颈 通过大幅减少停机时间,持续优化生产节拍 预计可提升 OEE 5% – 15%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 AgentCore 带来的四大核心商业价值:

  • 知识资产化:首次将老师傅的“隐性经验”通过 Memory 服务,转化为可复用、可传承的数字资产,彻底解决核心人才流失带来的问题,实现表格中“知识传承”的巨大价值。
  • 决策效率革命:将过去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故障排查时间,缩短到分钟级别,直接将表格中的MTTR降低超过90%,极大提升OEE(设备综合效率)。
  • 释放创新潜力:通过 Gateway 服务无缝集成现有IT资产,保护了历史投资,同时让企业能将精力聚焦于工艺优化和产品创新,而非繁琐的系统集成工作,最终实现IT资源的价值反转。
  • 企业级可靠性:背靠AWS成熟的云基础设施,提供了其他开源框架或自研方案难以比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弹性,为以上所有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AI在最核心的生产环节跑得安心。

随着Agentic AI技术的发展,智能体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场景将逐步扩展。制造业企业可以考虑采用AWS Bedrock AgentCore等成熟的技术平台,结合自身业务需求,逐步构建和完善智能制造系统。

6.参考资料

*前述特定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服务目前在亚马逊云科技海外区域可用。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域相关云服务由西云数据和光环新网运营,具体信息以中国区域官网为准。

本篇作者

吴世豪

南洋万邦产品研发负责人,负责公司内部创新产品研发与设计,目前专注于大语言模型(LLM)与 AI Agent 的发展,致力于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应用于实际业务场景。

董经纬

南洋万邦AI方向负责人,亚马逊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带领团队交付多个生成式AI项目落地。

陈琪

亚马逊云科技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十余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涉及架构设计、业务咨询、产品研发等领域。尤其在生成式AI应用场景落地、网络&数据安全、行业方案构建等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现负责亚马逊云科技全国战略合作伙伴的能力体系建设、战略项目支持、创新方案构建。

刘磊

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解决方案架构师,致力于帮助初创企业在亚马逊云平台上实现业务部署以及GAI创新应用。在制造业和云计算领域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目前专注GAI在SAP和相关行业领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