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 Bohan (08:56):
我非常同意您說的,未來我們將減少談論生成式 AI 專案,更多地談論每天所做的事情,協助客戶和顧客推動業務轉型,創造價值,而其中一些工作將由生成式 AI 提供支援。完全同意。您是否僅從合作本身以及 IBM Consulting 與 AWS 如何合作的角度來看待這一點? 這方面是否有變化或影響?
Mahmoud Elmashni (09:21):
有鑒於此,我們將業務重點放在所謂的諮詢科學上。簡而言之,為了更容易讓人記住,諮詢科學圍繞著四個 P: 人員、流程、合作夥伴、平台。關於人員,我們需要確保他們能夠取得所需的資源,從而提高生產力。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在嘗試做我喜歡開玩笑地稱之為 POC 煉獄的事情,直至他們弄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與其他方合作是我們能夠擴大規模的關鍵。
(10:03)
我剛剛提到 IBM Consulting Advantage,它就是適合我們的平台。您可以透過它存取 Amazon Q 以及 AWS 和 Amazon 目前所發佈的有關生成式 AI 的所有內容,以便我們的從業人員能夠為客戶提供服務,讓客戶生活得更加輕鬆。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台,但仍可存取所有 AWS 技術。因此,我們已做重大投入,培訓資源來使用它、了解它、知道何時該調用它、知道何時該藉助何種工具來為客戶服務。
Brian Bohan (25:30):
真不錯。這讓我對合作超級興奮,我們合作的一大部分也是協助客戶和顧客遷出其原來的資料中心,實現應用程式和工作負載的現代化。我認為過去關於生成式 AI,最令人興奮的一件事就是這種權衡取捨。您可以先遷移,然後進行現代化改造。如果在遷移的同時進行現代化改造,可能導致耗時增多或成本增加。現在有了 Q Transform 和生成式 AI,我認為我們可以兩者兼得。遷移和現代化可以同時進行,確保耗時與成本保持不變。我很好奇,您如何協助 IBM 客戶將生成式 AI 套用至這些現代化改造工作中?
Mahmoud Elmashni (26:14):
如果身為資訊長的您拿出一份耗時長達 10 年的現代化改造路線圖,那無異於自取滅亡。我想說,現實狀況是,藉助生成式 AI,我們可以透過多種技術,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現代化改造。現代化改造所需的時間可能是 6 個月、12 個月、18 個月,而不再是以年為單位。我能即刻做什麼, 以便在同樣的時間內實現大型主機現代化、VMware 現代化?正如您所說,我們可以套用生成式 AI,我看著現有的這些大型資料中心,滿腦子想的都是,我該如何盡快擺脫資料中心,讓下一代不再受其所困。
(27:07)
甚至是為客戶升級 Java 程式碼這樣的事情,只需幾個月即可完成,而不再需要數年時間。
Brian Bohan (27:35):
完全同意。這太妙了。是的,我們也看到同樣的情況,我們真的很興奮,因為可以讓客戶更快地進入雲端並實現現代化,更快地創造價值。
Mahmoud Elmashni (27:45):
我想這也是他們的投資帶來的報酬,對吧? 因為他們都專注於營收的成長,我該如何將這些錢再投資到自己的業務上呢? 同時不用花大錢來因應困擾我的技術債務? 對吧? 那麼-
Brian Bohan (28:00):
是的,當然可以。
Mahmoud Elmashni (28:00):
...我認為這是我們能為許多共同客戶帶來的重大成果之一。